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

P.E.T.第六章之生活例子討論_挫敗的母親與孩子

  為何進行了P.E.T.讀書會一段時間了(從五月至今快要兩個月了),我還是感到很挫敗。昨天晚上我決定要好好審視我的挫敗。終於,我好似書裡面的家長,要把自己的挫敗經驗拿出來,讓大家有機會一起討論,一起審視,一起找到問題點,一起得到力量。

事件:
  兒子回家第一件注意到的事情是,餐桌上有一個沒蓋蓋子的糖果盒,裡面的糖果長螞蟻了。接著他不知為何,把糖果盒撥到地上去。當時我就注意到這個動作,心裡覺得很奇怪,這樣問題又沒有解決,為何他要這麼做?但忙著整理東西的我,並沒有提出疑問。
  過了一會兒,我因為沒注意到而踩到了糖果盒,還有地上的糖果液。這是我最討厭的事情:我的香港腳怕水,踩到東西表示我得去洗腳,然後再費事地把腳吹乾!
  我馬上興師問罪:你為什麼要把糖果盒撥到地上?不管東西在哪裡,都是我要處理,不會要你去處理,你為何要把它弄到地上?現在我不只要處理糖果盒,還得處理地上的糖果液。(沒說出口的是我的香港腳最討厭踩到液體了!)
  兒子聽到這裡,回說:因為他看到長滿了螞蟻,我還是回他說:那幹嘛要弄到地上?接著他就很委屈地哭了。爸爸聞聲來安慰他,他很快停下來不哭了,進房間準備睡覺。

反省:
  我的第一個念頭是:我覺得好挫敗,我是個挫敗的母親,我怎麼還是只能這樣處理事情?一邊收拾著,一邊想著要打一篇文章,好好整理一下這整件事情,標題就叫做[挫敗的母親],接著我想到:孩子不也很挫敗?這次他沒有打我罵我,反而是委屈地哭了。(不知道要如何回答我吧。)
  我沒有把我真正在意的事情說給他聽,也就是沒有用[我訊息]。我說出口的都是[你訊息]。

後記:  
  隔天早上,我跟爸爸討論了一下這件事情。他說我反應太急太快了。他舉了孩子打破東西的例子:每次孩子打破東西,我們都會不疾不徐地告訴他們:先不要動,等爸爸媽媽把碎片撿完,再下/過來活動。
  這個例子真不錯,的確,這是我媽媽給我的禮物,從小我們打破東西,都不會被罵,東西撿一撿就好了。所以遇到這樣的事,我幾乎從來不會生氣。(有時會說東西可惜了啦。)
  其實想一想,我這好像也不是香港腳(曾經有皮膚科醫生說是汗皰疹,過敏的一種。),可是我就一直帶著香港腳的陰影過日子。真的好辛苦。
  大家還有沒有可以回饋給我的呢?請踴躍發言!感謝。

2 則留言:

  1. 您會愈做愈好的,而且是很快,因為有"自覺",我們通常會把它解釋成"您那時狀態不好",就請不要用pet來自責了。
    您的文很棒, 介意貼一份到討論區嗎,因為我怕不是很多人會按進來看。
    另外,如果在討論區看到的文要用也不用客氣,我們這裏啊,理念相同,目的也是要推廣pet和相關理念.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謝謝你的鼓勵!
    我想這邊的文章就還是留在這裡吧,因為我的文章裡習慣用家人的真名,也避免不知道作者是誰的狀況,當然更希望大家看完可以回應我,有真實的互動痕跡。

    回覆刪除